老药怎么做出新花样?

这几年,因为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感叹,推广越来越难做了:速度太快!变化太快!

的确也是,信息爆炸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都带来很多压力,对于消费者来说,繁杂的信息很难再像过去读书一样获取结构化的知识不说,就是每天那么多的消息也是消化不完,就像我们只看搜索结果的前一两页,而后面的几百页几千页的信息都是常被忽略的。

而对于企业,就会要面对新媒体的特性重新摸索有效的传播方式,甚至调整运营策略,付出很高的学习和战略转型成本。

这样的困局对于新品牌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投资。对于老品牌来说,其实,挑战更大,因为要改变的是原有的模式,尝试全新的方法。

但还好,不断有企业愿意在数字传播方面做些既有益于行业又惠及大众的尝试,最近,大咪注意到一篇文章(点击下图可浏览):

这是一篇关于120岁的阿司匹林的科普文章。对于医学专业人士来说,里面的内容简直滚瓜烂熟了。不过,估计没几个人敢拍拍胸脯说,我也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这事给讲清楚。

移动阅读时代要让大众阅读一篇长篇累牍的医药学文章确实有点困难,采用这样轻松诙谐的漫画形式的确容易激发非专业受众的阅读热情,也利于对内容的理解。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像阿司匹林这样的老产品的科普,会受限于内容的贫乏,因为这么多年该讲的都讲过了嘛,但如果从文字转到图片,甚至信息图、视频等等,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内容形式的转换也可以延长内容的生命。

这种面向公众的疾病意识教育,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变得越来越重要。公众整体的医疗科学知识水平,也能折射出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

7月初,CFDA与百度百科共建食品药品权威科普网络平台,就是为了推进食品药品科普工作、提高公众认知,据称年内双方将共建800部科普秒懂视频。

「秒懂视频」里对经典药物阿司匹林的介绍

拜耳也是药企里的老江湖了,大家印象里的德国企业也是中规中矩的,速度不会很耀眼的。但是近两年,拜耳在全球以及中国社交媒体的步伐是比较瞩目的。

再来说说阿司匹林这款老药,这种从3500年前“柳树皮可以止痛”发展而来的药物与青霉素、安定并称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大家都很熟悉,难得的是该药品还成为“老药新用”的典范,比如以前上市后发现的除了解热止痛,还能用于心血管治疗——

美国FDA于1982年就批准了阿司匹林的新用途:可以有效减少中风发作与复发;而之后又通过:有不稳定心绞痛病史者或心脏病病史者,可以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肌梗塞、血栓性栓塞症、短暂性缺血性发作。

这些新用途的发现也让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方。

《科学人》杂志曾多次介绍阿司匹林这款经典药物,图为2013年11月号杂志中所述阿司匹林的早期应用发展

今年6月份的《科学人》杂志刊发了美国自由科学作家卡利尔(Viviane Callier)的文章《阿司匹林治癌症》,讲述了美国的一些研究新发现,阿司匹林除了可以舒缓头痛和预防心脏病发作,似乎还能抑制癌细胞扩散!

这样看来,阿司匹林有朝一日可能成为当代癌症疗法的新利器也说不定呢?

难怪卡利尔感慨,世上若有万灵丹的话,恐怕就是阿司匹林了!

Avatar photo

大咪

「医药代表」(MRCLUB)创始人兼管理员。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