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职场:剩者为王
/01.
刚入职场的第二年,跟着一个刚进公司没多久的前辈跑医院,前辈做了五年多的医药代表,一直眼巴巴想找机会晋升地区经理。
中午一起吃饭时闲聊,她辅导我:“你要找准一个好公司,好好呆着,好好熬,你知道什么叫“剩”者为王?剩下来的都晋升了。”
我问:“那你为什么换了3次工作?”
“哈哈,”她干笑,“就是因为我换了3次工作都还没晋升,才悟到这个道理呀!我要是老老实实在第一个公司呆着,去年我就能升职了。”
我觉得挺有道理。
结果,她来公司的第二年,就晋升地区经理了,比很多在公司干了三四年的人都升得快。
后来我才知道,她来面试的时候就跟大老板谈好了,业绩做到什么程度就给晋升,相当于拿到了晋升密令。
大老板比较喜欢用这个办法,来招聘市面上的优秀销售代表,先来做一年半载的代表,业绩达到了预期,就晋升地区经理。
对于很多公司苦熬资历的资深代表,想升地区经理但一年半载看不到希望的,就会考虑跳槽过来我们公司,拼一拼、搏一搏,上位的人有不少。
当然也有失败的。
没达到销售预期,有各种问题,最终又跳去了其他公司。
/02.
升职加薪是个好东西,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有的人在一家公司都要躺平了,突然来了个机会,立马变得活跃无比。怎么说,每个优秀的职场人都是顶级演员。
那些凭借优秀业绩上位的,还是明面上的升职加薪,听起来多多少少有点励志。
无数个刚入职场的小虾米都在摩拳擦掌,向因为业绩优秀而晋升的同事看齐,仿佛自己努努力,也能这样走向人生巅峰。
后来我才发现,不是业绩好才能升职,有时候是因为要升你,给你一个好市场,让你业绩好。
原来以为,业绩好是升职的必要条件,后来才发现,是充要条件,二者居然可以互为因果。
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有的市场好做,有的市场不好做,本身壁垒就高的情况下,人为逆天改命的不是没有,但不多。
你要说一个一穷二白、只有智慧和努力的人,去挑战一个极其难搞的大市场,无数“前辈”折戟沉沙在此,而他一来,只花3个月就搞定了大客户,业绩一飞冲天,这种情况,如果真的发生,那背后一定有很多巧合。
但巧合不代表能力,只能算是运气和玄学。
如果那个经验分享的人只强调个人努力,举一些煽情的例子,没有具体的打法策略思路,就别听他吹牛逼了。
大多数时候,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各有各的坑,资源稍微倾斜一点,那个获得资源的人,数字就会好看很多。
还有分指标的时候,老板手一抖,你今年躺平都能比隔壁苦哈哈的人强。
看透了这一点,很多人的重心,就在内部客户身上而非外部。
对于不需要个人特别努力,拿公司资源、市场资源去砸就能起量的市场来说,不做好内部客户的关系,就等于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当然,这一切都存在于,整个外部市场都在增长的环境中。
市场在增长,你不需要特别努力你的小市场就能增长,大家一起做大蛋糕。把你的老板搞定,跟着发财的路线走,怎么样都比较舒服。
后面集采了,政策都来了。
当然裁员的时候,也要看内部客户关系。
我听说有公司赔N+6,很多人都眼巴巴地希望自己在裁员名单上,还有给内部客户送礼求裁掉的呢。
当然你不想被裁,更要搞好内部关系,让领导把你放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岗上。
/03.
当整个行业都处于非增量市场,各个公司都一样投资源,产品差异性也不甚明显,个人的努力就很关键了。
一个人努力的方向有很多种。
在红海卷,还是在蓝海卷,视野、格局、心态、结果,天差地别。
从行业选择来说,医疗是不错的赛道,绝对的刚需,而且随着进入老年社会的脚步加快,未来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
2010年我刚入行时,500强外企在各大院校校招,投简历者甚众,百里挑一才能入选。
我记得当年G司在中部某省就收到了超过1000份简历,G司委托第三方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负责校招,从群面到单独面,都是面的第三方专业的HR,还做了不少测试题。
通过前几轮海淘后,才有资格进入公司面试G司的业务经理们,DSM和RSM。那时候一个省也就只招几个实习生,进入公司后,还让我们集体飞去广州参加类似MBA的课程。
这对当时还尚在大四的我来说,真的开了天眼,感觉太棒了,恨不得当场许下诺言这辈子就只为G司卖命。
缜密的流程,注重细节的仪式感,是500强外企给我的初印象。
我还记得,当年同时来校招的还有很多本土企业,比如现在器械大佬M司,当时的我,愣是没瞧上任何一家内资企业,一心只考虑外资药企。
2013年G司事件是行业一道分水岭。有人说,G司此前在呼吸领域碾压A司,出了那件事之后,A司趁势崛起。
这倒没这么绝对,只是A司的确搭载了那股东风,扶摇直上,花了几年时间成了外企中国区业绩榜首。
/04.
当年外企的发展和扩招代表着行业的欣欣向荣,心脑血管普药市场岗位众多,卷也是真的卷。
一个降压药就有四十来个竞品,坐在心内科门口的代表,比患者还多。
那时候入行的我,听说上世纪末比自己早入行十多年的销售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开年会几乎都是去海外。
比如某司销售年会把新西兰奢侈品店买空,又或者动辄奖励欧美游,还有那百万奖金的豪横B司,都在书写那个时代的传奇。
那时候我总感叹自己入行晚了,错过了黄金年代,不能吃肉,只能喝点汤。
殊不知,未来又有多少人,羡慕2015年前的我们。
做普药的那些年,各个公司都有销售精英们的传奇,各种销售故事特有意思。
每天中午一个医院的同行们,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缓解压力。大家几乎不关心行业未来的走向,总觉得一切都像现在这般安稳,只需要研究怎么完成公司的销售任务,应付老板的日常跟催,有时间精力的还能搞搞副业,一年收入几十个W,生活挺滋润。
随着集采的到来,普药销售们消失了一大半,除了转行的,大部分都转特药(以肿瘤为主)、医美、耗材、器械、IVD等等,那种排队一起等客户,坐在诊室门口聚众聊天吐槽的盛景不再。
校招进入外企做实习生的辉煌,随着几年后,A司启动龙计划,每年招聘万人实习生,每个销售代表都配一个实习生开始褪去外企光环。
越来越多的生瓜蛋子加入这个行业,只要看着不笨,就赶紧招进来干活,至于能不能转正、教不教别人东西,没人care。
我是无比庆幸自己享受到了当年公司特地为实习生开展的培训项目,让我真切有种身在《杜拉拉升职记》里打怪升级的感觉。
等到2019年之后,实习生都难招聘了。
行业一片哀鸿遍野,集采名单一版又一版出来,无数人等着拿赔偿,比较各司的政策,看能N+几。我去学校找招生办老师沟通招聘计划,人家问到底能不能转正,不能转正就别发招聘广告了,没啥太大意义,学校考核就业率。
我有个A司的朋友在某医学院食堂门口贴了一周的实习生招聘启示,最终收到了1份简历。
老师说,现在年轻人大部分都考研,做销售太不稳定,行业裁员太多。
才十年光景,过去在医院院校的应届生眼中的外企销售代表实习生,从趋之若鹜的香饽饽变成了避之不及的神坑。
最后,药企只能辗转从普通双非院校的非医药专业、市场营销相关专业去找感兴趣的孩子。在其他专业的眼中,再怎么说,医药行业也比当下的房产和教育靠谱。
/05.
仿佛,黄金年代真的过去了。
而这个行业绝大部分的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跟下面的人分配太多利益,大佬吃肉,小弟喝点汤就已经是恩赐。
对于有野心有能力的小弟来说,是不会满足的。
有的小弟选择内部路线,拼命跻身高层,混到吃肉那桌,多少沾点荤腥。有的小弟,会选择找别的平台,看能不能成为空降大佬,只要能扛过磨合期,就能拿到吃肉的入场券。
这几年行业被监管得太厉害,跳槽风险大,外面坑多肉少,有人明明被PUA得泪流满面,但是又笃定外面更是兵荒马乱,还不如留在舒适圈。
被PUA也要被熟悉的人PUA,而不是要面对那么多不确定性,也许去外面不仅要被不熟悉的人PUA,工作更是朝不保夕。
当然,如果你能早日找到风口和蓝海,自然不需要如此痛苦。
但风口和蓝海出现的时候,往往绝大部分人毫无察觉,一般都会悄无声息错过,之后痛心疾首,最终仍旧偏安一隅。
人类社会对冒险家的奖惩,要么粉身碎骨,要么功成名就。
日复一日的忍耐,最终成为大佬身边最忠实的伙伴,似乎又成了最稳妥的方式。
果然,说到底,还是剩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