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C:撬动高端处方药

随着各大巨头的加入,国内药房的DTC业务正在朝连锁化、专业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DTC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厂家医药代表与医生的关系,解决了处方的来源问题,其前提是DTC的主力产品大都是昂贵的新特药,不在医保范围内,医院没有销售动力。这就为零售药店打开了医院处方分配权的一个缺口,因此,近年来该业务广受业内推崇,越来越多的零售药店增设了这项业务,除国大系、华润系、上药系及永裕(康德乐)等大企业外,像北京德威治、京卫大药房这样的中小连锁同样在加强DTC业务,老百姓大药房也成立了专门研发小组研究组建DTC业务,试图以高端新特药为发力点,拓宽处方药的销售空间。

美国经验与中国特色

DTC(Direct To Consumer,或DTP,Direct To Patient)模式起源于美国,21世纪初美国医药分销企业面临一个困境,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分销企业的毛利率逐年压缩,且医疗收入增长和处方量的增长一直低迷不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分销商与企业开始探索一种新的药物营销模式,转向了高利润的专业药房,DTC业务由此兴起。

美国的DTC业务是由上游发起和推动的,而在中国,众多医院附近的药店早已熟谙与此相似的运作方式,自己去搞定医生,绕过医院,直达患者。

据业内人士的分析,根据各零售药房所倚重优势的不同,目前中国的“DTC模式”可分为四种类型:

  1. 分销资源型药房:由分销商开设或合作的药房,与分销商合作紧密,在渠道和价格政策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例如北京医保全新、国大药房、上海众协药店、康德乐大药房等。
  2. 医院合作型药房:多在医院附近,与医院关系较好并得到医生的认可,或者是和医院合作开设的药房,作为医院自费药房的补充。
  3. 享有特保政策的药房:当地政府部门指定,可以享受类似医院医保政策的特殊药房,患者在这种药房购药可以进行特殊的医保报销。
  4. 其他个人单体药房:由于有方便的地理位置而被厂家选择为特药品种的定点药房。目前单体个人药房多为历史形成,厂家也在逐步关闭这种药房的定点资质,北京医保全新就从合作厂家手中接手了不少此类门店的业务。

DTC业务最核心的资源在于产品渠道、厂家支持,尤其是手握高端新特药的外资厂商,因此,有产品分销平台的医药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将是未来角逐DTC赛场的主力。

美国的DTC药房除了提供新特药品外,还包括提供高价值的信息服务,如特殊用药指导、私人疾病管理、24小时咨询服务等,这方面国内药房尚有欠缺。DTC模式要求专业卖药、简单咨询的药店转型为半专业的医疗机构,要求无论营业员还是送货员、接线员,都有较高的药学服务水平甚至具备药师资质。

同时,由于DTC业务对于厂商资源的依赖,使其需要向厂商开放更多资源,例如部分数据的共享、帮助厂商做患者分类管理等,对此国内DTC药房亦处在探索阶段。

走向连锁化

国内最早做DTC业务的可能是上海医药集团旗下的众协药店,迄今已有10年,设有32家DTC门店。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则有5年左右的DTC经验,并已将此模式在华润医药旗下其他零售板块复制推广。今年8月12日,国大药房首个特药及慢性病服务(DTP)专区在上海开业,对业务流程的梳理相当细致,战略指向清晰,显示国大药房对DTC业务抱有很高期望。

随着国大药房等巨头的加入,国内药房的DTC业务正在朝连锁化、专业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相关资料显示,国大药房的DTC业务已形成了系统化、体系化,不仅建立了统一标准,包括人员专业培训、特药专柜服务、特药专柜VI、特药门店资质、特药储存与销售等标准,同时在设施配置、信息管控、处方登记和药事服务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升级,并在战略高度对DTC进行了定位——探索一种新型增值服务模式;打造专业化、人性化的国大药房全国品牌形象;提升慢病、特殊病种会员管理水平和客户满意度。此外,国大药房还规范了DTC业务模式,明确总部与区域的职能分工,并集中开展了两次全国范围的业务培训,建立了DTC销售管理体系和电子处方登记系统,梳理了DTC业务的主要模式。

事实上,早在2013年底,国大药房便在旗下一致药房进行了DTC尝试,在深圳开设了专业处方零售药店,以肿瘤药、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肝病等新特专科处方药品为特色,并陆续在深圳、广州、南宁、柳州等地推广铺设。未来还希望将此业务延伸至电子商务,实现线上下的协同经营。

与多数企业在店内设立DTC专区/专柜的做法不同,上海众协药店开的是DTC专门店,集中经营200多个新特药产品,目前已有32家药店开业,网点范围包括华东6省市及哈尔滨、北京、济南等北方城市。除了大部分为直营店外,众协药店还与其他药店合作,以共同投资的方式开店或改造现有门店。

据副总经理王星介绍,目前众协药店仅上海3家店每天的接单量就超过120单,在客单价高、客单数少的DTC行业,这个数字已经相当不俗。

众协药店的DTC做出了名声,除了医药代表联系病患外,一些医院夜间急需用药时也会选择众协的夜间直送。在初期依靠上药的资源外,现在一些厂商已经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同时,4年前众协药店还与各大慈善机构、基金会合作开展赠药活动,目前每天的增药量超过70人次,占用了不少管理精力。据了解,其杨浦店300多平米营业面积中,200多平米用于患者服务,并配备了2名执业药师、3名药师。

为了将DTC业务专业化、数据化,众协药店在后台系统投入甚多,上了甲骨文软件,并正在升级呼叫中心,以统一接单模式和服务标准。

王星表示,众协药店仍在完善服务体系,尚未大举拓展,目前正与同属上药旗下的上海华氏大药房商谈合作事宜,未来计划先在集团下属的其他连锁药店推广该业务。

“我们会在一线城市开独立门店,二三线城市则与其他药店合作。”王星说,“新特药消费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因为重病、难病的患者会首先选择大城市的大医院,并就地购药。”

Avatar photo

mrclub

「医药代表」微信公众号(ID:mrclub)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