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媒体人:药神带来的启发不只“价差”
本文作者张殿文,系台湾资深媒体人。
由宁浩、徐峥监制的《我不是药神》,电影中跨国药厂的定价行为“令人发指”。特定药品价格下降,能让被救助的生命数目上升,这在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作用更加明显。所以也请记得:如果有一天,中国有一样的制药能力时,千万记得以最低廉成本和全世界分享。
美国也是全球药价最贵的国家之一,连特朗普都主张美国药物及食品管理局(FDA)要加快加大药物审核进度,避免药物被市场操控,避免跨国药厂挟新药专利以全球为市场范围继续扩张,但美国FDA仍然是药品中的太上机构,那是因为美国FDA曾树立了一个全球典范。
1960年,当德国药厂开发的药品“沙利窦迈(thalidomide)”(国内叫“反应停”,导致孕妇产下畸形儿)在五十国进行贩卖,被美国FDA年轻官员凯尔西(Frances Oldham Kelsey)拦下,让新出生婴儿免于受害,于是美国FDA的观点和决定,立刻被奉为全球产业及市场的标准,就连欧洲也只能望尘莫及。
一项新药从研究开发、临床试验到药品上市,平均十年时间,这是因为人命价值可贵,其坚持和创新,并不输电影里想要挽救生命的情操,更不要说试验失败了上亿美元就像投到水里。
一位参与过全球药厂临床试验的亚洲教学中心医院院长曾分享:他参与了一项欧美药厂十亿美元的实证研究,每一阶段精准数据且乐观,但最后临床结果还是失败了,“但公司对外连吭都没有一声”。而如果是在亚洲公司,韩国、台湾,甚至日本,会不会有可能开始想办法来改动数据?
面对实证的科学进步观,中国要走哪一条路线?帝国主义太坏,他们思考的是自己最大利益,印度信奉多神、多种性国家,加上“宗教”这种良药,以印度人的智商和能力来说,制药只是化学程序、萃取方法和机器参数,这一点都不难。问题是印度这样做,中国如“勇哥”及“院士”还会前仆后继地成为“下游”通路,这当然不是一条“联合”弱小民族的合作之路。
“穷”是一种病,这是为什么国家继续努力脱贫。“勇哥”最终送小孩出国,试想小孩有一天对生物制药有兴趣,每天在实验室里研究细胞反应、人体吸收,最佳剂量、有效成份……勇哥能够告诉孩子的是:也许你一辈子都在研究药物,不一定会发财,不一定拿到专利奖金(像印度这种国家不会收到钱的),但是父亲以你为荣,你的贡献让很多人的病痛得以舒缓。
当然,电影重点不在印度,好看在勇哥面对现实再调整的勇气。
药明康德今年六月才在A股上市,连拉了十五个涨停板,这足以说明了市场的高期待。但是谈及中国制药真正的实力,人们可以趁对这部电影的激情来检视一下——既然这笔电影己唤起了大众对于医药市场不公平性的探讨,乃至于穷人生命几何的议题:中国有多少药厂在FDA拿到“临床试验许可(IND)”?还有多少支药物还在排队申请审查之中?
这个差距可能比中国“造芯”的差距更值得重视。
原本期待电影中法庭上的问诘攻防,能够让观众在电影院中一次性把思路厘清:勇哥以赔钱“代购”乃至于扰乱市场秩序,到底罪可至何。世界首富如比尔盖兹,让自己的基金会投入病理研究,也只能用慈善的方式介入,这说明了制药产业有它自己的科学定律和市场机制,而电影毕竟是艺术、是创作,主创者有他的决定。
电影产生的共鸣己达到服务观众的目的,接下来就看医界药界法界的决策领导能否抓住历史的机遇。
中国药监局(CFDA)2017年下半年已正式加入了“国际医药法规协和会”(ICH),和全球临床试验的数据接轨,参与全球人类健康的努力。吃得起正版药谁愿意吃假药、走私药?未来全中国的医药试验人员应该从这部电影中展开思索,做假数据才是真正可耻,而且害人害己,这也是中国临床试验数据提升水平的一个历史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