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实生物的水,到底有多深?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文/ 肖泽野 编辑/ 陈晓平

争议中的君实生物,16日股价继续下跌。

12日,《江湖就是人情世故》的文章发出,直指这家明星药企幕后背景复杂,迄今君实在科创板的股价跌去10%,市值损失约为10亿美金。

13日,君实生物两度发函,就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说明,且公开研发人员的构成以及核心人员的履历。然而,实控人熊俊与舒红兵院士夫妇、丁健院士间是否存在重要关联,未予阐释。

相比公开的实验数据,台面下错综复杂的关系,才是大家等待的“真相”。

关键的连接点

这场漩涡中,君实生物的核心技术人员之一——陈博是个关键角色。

陈博出生于1974年,2003年毕业于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历任复旦大学教授、礼来公司研究员、干细胞治疗生物药物公司资深研究员。

陈博

2011年,陈博相继创办两家公司:武汉华鑫康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从事单克隆抗体与生物医药研究、开发;无锡市华鑫惠源生物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万元,提供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

两家公司,便是陈博与舒红兵夫妇之间的“连接点”。

天眼查数据显示,舒红兵夫人王延轶作为创始人之一,参股武汉华鑫康源,担任经理,4年后,她陆续撤资,2018年辞任高管,正式退出,按照时间推演,此后便任职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一职。王也出资参与了无锡华鑫惠源,只不过,2012年8月,后者被注销。

王延轶和舒红兵

据《江湖》一文称,熊俊的母亲也曾是武汉华鑫康源公司股东之一。

武汉华鑫康源至今存续,陈博持股77.63%,为公司实控人,任执行董事,该公司在2012年申请了第一个专利:抗BLyS抗体。

根据专利详情,抗BLyS抗体特异性针对BlyS,能与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结合,可以抑制该因子与受体BR3-Fc的结合,应用于预防或者治疗B细胞增殖过量引起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这项专利的发明人,便是陈博与舒红兵两人。

无论技术和资本上,陈博始终与舒红兵夫妇“捆绑”在一起。

另一条平行线,熊凤祥与熊俊父子的资本运作,同步在进行。

两度接盘

熊俊是武汉人,1974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专业,曾在香港求学,基金经理出身,熟稔资本运作,但是,他没有医药专业的背景。

熊俊操盘君实生物的起步,始于众合医药。

2011年,熊俊以投资人的身份入主众合医药,2012年成为实控人,合众主要从事单抗药物研发,并参与申请国家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之前为马静与单继宽夫妇所有。

熊俊介入众合后,单继宽与众合医药的核心研发人员张卓兵,创办了君实生物,继续从事单抗药物研发,主要研究靶点便是PD-1单抗,代号Js001。

熊俊,图片来自CFP

有趣的是,2013年,单、张又陆续将君实生物的股权转给熊凤祥,即熊俊的父亲,熊俊也以个人股东以及“瑞源盛本”间接持股,又一次成为君实的实控人。

君实生物起步过程中,陈博也作为核心技术高管加入创始团队,担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等职,现任首席运营官冯辉也在2013年加入君实。

冯辉与陈博同年毕业于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

此后,熊俊操盘两家公司的资本运作。2014年、2015年,众合医药、君实生物相继登陆新三板,随后推动两家合并,自此,全新的君实生物诞生。

熊俊与陈博、单继宽等研发者之间,两度上演了专家创业、投资人接盘的情景。

只不过,众合医药与君实生物拥有的管线性质不同,前者的在研项目,仿制药占大头,君实的管线,新药是主力。有外界预测,正因如此,熊俊力推君实生物为主的吸收合并。

合并之后,陈博再次淡出,2015年,辞去执行董事、总经理一职,2016年辞任首席科学家。

科创板上市时,上交所关于陈博的离开发出过问询函,“其认为自身适合初创企业的经营管理,因而退出君实生物并自主创业,”官方回应说。2016年,陈博在成都创立“康诺亚生物”,记者查询招股书中显示,君实需在2016年12月31日前向陈博支付150万元。

不过,这一人事变动,未阻碍产品与资本的双线提速。

2015年,君实生物的PD-1产品获批临床,2018年有条件获批上市,同年,君实生物的香港上市,2020年又完成科创板上市。

这一速度背后,有国内新药审批新政实施的红利,也受益香港18A规则与科创板窗口期,君实市值一度突破1800亿人民币,现在科创板市值仍然高达600亿。

一位与熊俊相识的人士告诉《2CBR》记者,业内大量技术性创业,确实多由科学家创业,不过,公众对熊俊最大的质疑是他没有医药背景,则太过看重技术的唯一性。

“科学家就是个厨子,能做好一道菜,不见得能开饭店。”在他看来,熊俊的角色就是一个投资人,他出钱,科学家出技术,“个人觉得,企业对他来说只是个产品,他负责运维、商业决策、资本运作,医药也不是他唯一的投资方向。”

根据天眼查数据,熊俊在投资方面确实活跃,他拥有39家公司的任职记录,曾经以及现有实际控制的企业达42家,从地产、电子科技、激光技术到农业、医疗均有涉足。

审评走捷径?

《江湖》一文提及,君实生物PD-1上市审批的关键节点,公司与上海“海和制药”达成合作。

海和的大股东,则是国内肿瘤药理学专家、上海药物研究所前所长丁健院士。《江湖》一文指,抗癌药物评审体系是在丁的领导下建立,君实生物不但和丁的公司有合作,还延揽大量上海药物研究所的人任职。

对此,君实生物并未给出解释,其披露的核心高管,基本没有相关的任职经历。此次合作,丁健是否帮助君实生物PD-1的获批走了捷径,无从考证。

《21CBR》记者横向对比数款同类产品获批时效发现,同年申报产品中,K药审评仅5个多月,君实与信达生物生物两家基本都在1年内。单从时间而言,君实产品的获批并非是最快捷的。

其实,关于君实生物在资本上的操作,以及实控人变更、非医学背景等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2018年,熊俊辞任总经理一职,由医学世家出身的李宁博士接任,紧接着任命张卓兵、武海(只保留董事头衔)、姚盛、顾娟红为公司副总经理。按照君实生物公告说法,除个别原因正常变动外,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以及关键董监高人员基本稳定。

从左至右分别为李宁、张卓兵、武海、姚盛,图片来自君实生物官网

这轮人员调整后,熊俊退出前台,转向幕后,非常低调,即便官网核心高管团队中都未提及他。

16日晚,君实保荐机构中金公司公告称,已与熊俊就《江湖》一文召开专题会议,公告回答了不良反应等技术性事宜,但是,大众最关心的部分,始终没有答案。

题图来源:CFP

Avatar photo

mrclub

「医药代表」微信公众号(ID:mrclub)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