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来国际营运总裁戴瑞哲:降低全球成本将倚重中国

把全球20%的研发力量投放中国。

“这是项长远的策略考虑,最重要的是,我们提出为了在2010年将单项药品研发费用从11亿美元降至8亿美元,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在中国、印度和中东欧市场中,尤其是中
国,大幅增加礼来的科研人才。”礼来国际营运总裁戴瑞哲(Lorenzo Tallarigo)承诺,今后将继续加大对中国上海研究基地的投入。

3月29日,今年首次来华视察业务,负责除美国本土之外全球市场的礼来国际营运总裁戴瑞哲,就其中国下一个五年及全球运营战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中国市场更重要

《21世纪》:礼来公司全球医药业务已经制定了5年计划,并认为是一个相当清晰的行动策略。在这个计划和策略里,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如何分配?

戴瑞哲:从全球的市场增长情况来讲,美国有放缓的趋势,但仍高于欧洲市场。亚洲市场则介于美欧之间。在中国,市场增幅在16%左右,美国则是8%到9%。

在亚洲范围内,中国市场肯定是增长最快的,在今后的四五内都会如此。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目标,是到2010年把礼来中国的业务做到礼来全球的前10大。

到2010年,整个礼来公司的规模应在170亿到180亿美元之间。礼来中国可能是3亿美元,占到2%到3%。

《21世纪》:根据礼来未来5年计划,礼来将继续在中、印加强投资,您更倾向于投资哪里?

戴瑞哲:印度和中国都是经济增长很快的国家。我个人觉得,相比较而言,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做得更好、更早,虽然执行上仍有待完善,但政府的决心让我们很受鼓舞。

目前,我们在中国的生产和研发方面都有投资,并对这些投资十分满意。我们以后会继续寻找和中方合作的机会。

欧泰格(中国区总裁):今年我们将在中国增加100多个职位,印度则没有这个计划。

研发与并购:取舍之间

《21世纪》:我们关注到,在百优解专利期满后,礼来作出一项重大决定,即放弃了并购,并作为未来一项战略,是基于什么考虑?

戴瑞哲:在医药行业并购潮年份中我们仔细分析了相关企业的并购情况,并得出一个结论:兼并和收购并不能给我们的股东带来更多的价值。一些企业的股东收益并未因并购而增加,有些甚至还减少了。

一些合并了的企业,它们原来就存在研发新药不够的问题。也许合并会减少一些费用,但研发新药这一长期问题仍然存在,甚至会变得更大。

贝德年(亚洲区总经理):药企有一个临界的规模。礼来在好几个领域,如内分泌、中枢神经、肿瘤和心血管等方面都达到了临界规模,在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上也有很强的实力,所以我们有这样的能力独立研发。两个公司并购就像结婚,可能并不是很有效的行为。我们策略是合作,和一些研究所合作。

《21世纪》:一些来中国较早的企业已经有多元化经营的倾向,比如开发仿制药和向低端市场进军,以及涉足原料药的生产。礼来在这方面也有打算吗?

戴瑞哲:我们不会涉及这方面业务,仍会坚持目前的发展策略,即将重点放在创新上,不断开发新药。从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来看,礼来公司是行业里投入最高的公司之一。虽然仿制药也有很大的市场,但这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21世纪》:对跨国公司来讲,研发似乎面临着越来越难的局面。一方面投入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有效化合物越来越少。礼来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戴瑞哲:目前,12亿美元的大部分都是花费在第三期的临床试验上,一方面早点筛选出更合适的产品进入第三期的临床试验,从而降低价格。另外一个降低成本的办法是利用一些生物标识物的技术,这样可以减少试验人群的数量,从而降低部分费用。还有就是降低临床试验的成本,将部分临床试验转移到费用相对较低的国家,比如说印度和中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实习记者 骆 毅 本报记者 陈楫宝 北京报道

Avatar photo

mrclub

「医药代表」微信公众号(ID:mrclub)

您可能还喜欢...